《中外美术史》
《中外美术史》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李昌菊 编
页数:230
《中外美术史》内容概要[E]
李昌菊主编的《中外美术史》分为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两大篇章,其中中国美术史包括史前美术,夏商周美术,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美术,隋唐美术,五代两宋美术,元美术和明清美术;外国美术史包括原始社会美术,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美术,古希腊与古罗马美术,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17、18世纪欧洲美术,19世纪欧洲美术和20世纪现代美术。《中外美术史》内容丰富易读,语言描述精炼生动,并配有大量的图片和英文注解,适合艺术院校学生拓展知识领域,提高英语水平。本书的编写由艺术设计专业老师和英语专业老师共同完成,是不可多得的双语艺术类教材。
《中外美术史》书籍目录[E]
前言
第一篇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史前美术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美术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工艺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绘画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雕塑
第五节 新石器时代建筑
第二章 夏商周美术
第一节 夏商周青铜工艺及其他工艺美术
第二节 夏商周雕塑
第三节 夏商周绘画
第四节 夏商周建筑
第三章 秦汉美术
第一节 秦汉绘画
第二节 秦汉雕塑
第三节 秦汉建筑
第四节 秦汉工艺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绘画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石窟寺院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雕塑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建筑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工艺
第五章 隋唐美术
第一节 隋唐绘画
第二节 隋唐雕塑
第三节 隋唐建筑
第四节 隋唐工艺
第六章 五代两宋美术
第一节 五代绘画
第二节 两宋绘画
第三节 辽金绘画
第四节 五代两宋建筑
第五节 五代两宋雕塑
第六节 五代两宋工艺
第七章 元美术
第一节 元代绘画
第二节 元代建筑
第三节 元代雕塑
第四节 元代工艺
第八章 明清美术
第一节 明代绘画
第二节 清代绘画
第三节 明清工艺
第四节 明清建筑
第五节 明清雕塑
第二篇 外国美术史
第九章 原始社会美术
第一节 原始绘画
第二节 原始雕塑
第三节 原始建筑
第十章 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美术
第一节 古代埃及美术
第二节 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第十一章 古希腊与古罗马美术
第一节 克里特一迈锡尼美术
第二节 古希腊美术
第三节 古罗马美术
第十二章 中世纪美术
第一节 拜占庭美术
第二节 罗马式美术
第三节 哥特式美术
第十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
第一节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二节 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三节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十四章 世纪欧洲美术
第一节 世纪的意大利美术
第二节 世纪的佛兰德斯和荷兰美术
第三节 世纪的法国美术
第四节 世纪的西班牙美术
第十五章 世纪欧洲美术
第一节 新古典主义美术
第二节 浪漫主义美术
第三节 现实主义美术
第四节 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美术
第十六章 世纪现代美术
第一节 现代主义美术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美术
附录专业词汇及术语
参考书
《中外美术史》章节摘录[E]
版权页:插图:云冈石窟最有代表性的造像,当推昙曜五大窟造像,是北魏前期的代表作品,在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似印度草庐式的窟龛中,三世佛、释迦佛、交脚弥勒菩萨等主像占据窟内大部分面积。主像(20窟释迦趺坐大像)高13.7m,面相方圆,深目高鼻,耳长胫粗,肩宽胸厚,身着袒右肩或通肩大衣。菩萨上身袒露,头戴高宝冠,胸前戴项圈和璎珞,下身穿羊肠大裙。佛和菩萨的神态庄严而祥和、超然而静穆。佛的衣服既有如毛质厚衣料凸起的衣纹式样,也有薄衣贴体的细密平行衣纹线条。这些特征和朴拙粗犷,高大雄伟,气魄浑厚的风貌还保留印度、西域佛教造像的特点,但夸张的双肩,使之有了帝王之气,这种气派是印度佛像不曾有的。它体现了此期佛教造像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像艺术及波斯艺术精华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是印度艺术、犍陀罗艺术、西域与中原艺术交融的作品。晚期造像有“秀骨清像”的中原风格,佛与菩萨的表情神态带有人间生活的气息。(三)龙门石窟造像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源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龙门石窟北魏三大窟指古阳洞、莲花洞、宾阳洞。古阳洞是最早开凿的洞窟。其佛和菩萨的造像,比例的匀称、体态的优美、神情的生动,服饰的华丽,都是云冈石窟不能相比的。宾阳中洞开凿于北魏景明元年到正光四年(500~523年),是龙门石窟中雄伟、最富丽堂皇的一个佛洞,它也是北魏中期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的体现。洞窟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深12m,宽10.9m,高9.3m,正壁五尊一辅雕像。洞窟中主像释迦牟尼佛结跏跌坐,两肩窄削,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裙下垂遮压佛座,襞褶稠密,佛的面相清癯秀美,嘴角微翘,脸上洋溢着古拙而恬静的微笑,在华丽背光的映衬下,显得仪态端庄、雍容安详。两壁的菩萨也是瘦身秀面,脖颈细长,服饰繁杂华丽,神采潇洒飘逸。这种面相清秀、眉目开朗,褒衣博带、神采飘逸的造像,与印度、西域以及以往北方造像风格已是大相径庭。他们标志着外来佛教艺术与中国民族传统艺术,鲜卑审美风尚与南方汉民族的崇尚相融合而发生的新大都会风尚的确立。
《中外美术史》编辑推荐[E]
《中外美术史》系统介绍了中国美术史与西方美术史的发展历史。从艺术的起源开始,循其时间脉络,概述各个时期风貌,描述艺术创作、艺术流派、艺术风格,介绍艺术作品、艺术家,总结艺术成就与特点。《中外美术史》的特点之一是将中外美术史合并为一册,以便读者阅读与学习。《中外美术史》的特点之二在于教材编写中增加了英语的内容,以突破现在同类教材的编写方式。